今年3月以来,受国内新一轮疫情影响,深圳、上海等地经济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市场主体的生存面临考验,改善预期、提振内需备受冲击。深圳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抓疫情防控,用大写的责任担当,诠释着“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的铮铮誓言!6月1日,上海全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是中国防疫成功的又一壮举。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城市逐步复商复市,生活秩序也在慢慢恢复。
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接近美国,社会消费品数量总额早已超过美国。要把复商复市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在复商复市的过程中,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刺激提质增效的新兴消费需求和升级消费需求。
制造业是一个大国的经济根基,中国的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很多细分产业可以在国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产业链。自2008年以来,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在25%-30%,但自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尤其是“印太经济框架”启动,我国家居出口面临巨大压力,诸多产能只能转向国内市场,这其实是对国内家居行业的一次重大考验,对部分创新型家居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截至 2020 年,家庭消费占中国 gdp 的比例不到 40%,而全球平均水平约为 60%。随着房地产、基建等大量非生产性投资减少,代之以持续增长的消费。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衣食住行”届时将会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产业。2021年全球家居市场规模为4962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四年中,全球家居的市场规模继续增长,但其增长幅度维持在3%左右。随着各地纾困措施的推出,尤其是消费券的使用,很多地区的消费将有所恢复,预计到7月,消费复苏成果会有重大体现。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不仅经济跃居全球第二,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且具有创新基因的龙头企业,如深圳的华为、腾讯、大疆等。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表率作用尤其显著。
在经历过两年多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们发现越是龙头企业,越能处变不惊、逆势增长。时值中国家具后疫情产业复苏的关键期,大家的目光势必投向龙头企业和先锋集群。
当“深圳、家具、龙头、复苏”等关键词碰撞在一起,家具人的目光必然聚焦7月的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37届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事实上,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一直在扮演领路人的角色。
今年的展会,首先是全国的龙头企业尽数登场,如敏华、顾家、左右等软体巨头,迪信、博洛尼、好莱客hd吉吉、南洋迪克等高定新势力,还有仁豪家居、联邦、南洋胡氏、林氏木业等成功转型全屋全案及智能家居的标杆企业;其次是全球设计家居品牌也陆续亮相,如fritz hansen、chateau d’ax、zanotta、edra、imperfetto lab、qeeboo、cesar、warendorf、jung、fredericia、mater、lzf、asko、livintwist、moloney等等;第三,艺术也开始走进大众消费视野,今年展会联动国际知名的艺术博物馆、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共同探索未来家居艺术和生活艺术潮流。
为什么这么多优秀企业会追随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我想这与展会作为中国家具行业高质量发展平台、设计创新驱动平台的战略定位与使命是分不开的。
首先,通过推进“绿色家具优品”、“深圳标准”及“品质星级评定”,从标准、检测和供应链管理,为家具行业的品质提升筑牢底线;其次,通过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原创设计提供良性发展环境,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的原创设计品牌进入深圳;第三以设计为导向,链接国际优质的设计资源、创新材料资源、技术资源,为设计创新提供全体系支撑,构建国际设计与中国制造创新发展的驱动平台。严苛的品质标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设计的平台赋能等是底层逻辑,让优秀企业能通过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持续发展壮大,并影响和引领中国家具行业进步,是作为行业领导型展会的目标和责任。
这对中国家具加速复苏和发展尤为重要,中国家具行业需要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和可持续向上的竞争格局;这些龙头企业的锐意进取和改革创新将指引行业走出低谷,迈向新征程。
可以说,今年7月的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37届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的如期召开,将成为中国家具行业全面复苏的契机和关键力量。
2022 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和地产环境偏弱,全国疫情多点散发的背景下,家居行业景气低位运行。家居行业运行情况来看,3 月限额以上家具类零售额同比-8.8%,环比 1-2 月回落 2.8pct,自 21 年 12 月增速转负以来已连续 3 个月降幅持续扩大;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 0.4%,环比 1-2 月回落 6.5pct。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9.1%,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9%,实际增长5.1%。
对于往年而言,春季是人们装修翻新家的旺季,但是今年由于受到疫情严重影响,装修工地停工,装修材料进不了场,原定的装修进度被迫停滞。新浪家居发布了《疫情下的家居消费心态调查》问卷, 调查发现,有近36%的家庭表示原计划在2月或3月有装修需求,装修预算在10万以上的家庭占了七成以上。只有38%的家庭表示会放弃原来的装修计划。也就是说,六成以上家庭不会因为疫情而放弃装修。随着复工复产推进、经济活动陆续恢复正常,预计6月开始,7月逐步迎来景气回暖,装修市场将迎来“滞后性爆发”。而全行业应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迅速转型升级。
中国超过七成的人口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即下沉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下沉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消费潜力。
下沉市场不是中低端市场,企业必须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一“蓝海”,只有着力适应群众需求,才能强化消费意愿。下沉市场不是一二线市场原有产品的复制,而是有着自身独特的消费和使用场景。
受限于海外产品销售渠道以及收入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国际品牌在下沉市场尚未形成显著竞争力,消费者对国货品牌支持度更高。近八成的下沉市场受访者表示,优秀的性价比是吸引其购买国货的主要因素。
全屋整装、全案设计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这个趋势是基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品位的不断提升。现在85后、90后、00后年轻一代的崛起,本是中国最主力数字消费者的他们,越来越追求品质和个性,愿意为高品质、个性化产品或服务支付溢价。目前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家居家装服务正是主流,从选材购买到设计施工监理,再到装修款托管等金融服务,用户的消费诉求正在倒逼家居家装产业升级。
随着行业一站式家装需求逐渐明晰,在精装房市场、旧房翻新的装修需求下,整装将成为家居行业重要的流量入口和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整装的愈演愈烈,一条“硬装 全屋定制 成品家具/软装”产业链正在崛起,而拥有全案设计、全案搭配、全案销售、全案服务的“全能”型企业终将胜出。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推升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至3050亿美元,预期至2025年有望达4,500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10.5%,将迎来制造业黄金五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远端作业、自动化等需求提升,并携带5g、深化ai技术等加值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使用智能家居家庭的增加、智能家居市场将焕发巨大的活力。
所谓服务型制造,就是鼓励引导制造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拓展,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生产制造为主向“制造 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 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而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并迎接挑战,企业家应以“空杯状态”接纳新事物、新思维,注重技术和设计类人才储备,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传统制造业拓展盈利空间、重塑竞争优势的一条必由之路。
家居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加深市场调研,让信息传递的触角沉下去,触达和连接消费者,用心倾听消费者的诉求。与此同时,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量身定制更加具象的场景化消费模式,让消费者能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消费意愿。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家居产品的功能与品质难以拉开巨大差距,因此,服务将成为企业确立市场地位和赢得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技术和设计类人才培养,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家居传统零售模式以线下场景为主,消费者前往实体卖场挑选,线下体验,线下购买。但新一代消费人群在数字化浪潮下消费习惯变化,线上消费场景重要地位日益显著。同时,家居行业有着极强的线下固有属性,线下不可完全被线上替代。因此家居新零售需要线上线下互补融合,在数字化浪潮下创新消费场景。促消费政策出台,倒逼家居行业向数字化、智慧零售、下沉市场等方向转型升级,由此推动家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信未来有望实现“人找货”到“货找人”模式的转变。
在数字化浪潮下,家居行业顺应趋势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通过搜索推荐、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线上渠道和小区地推、智慧门店等线下方式触达消费者,高效转化赋能线下门店和线上同城站,实现全域用户池的获客、连接、深耕与转化。
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中国经济有得有失、何去何从,每个人的着眼点或许都不一样。信心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家都充满信心,那么经济就会逐渐复苏,甚至繁荣,在这种关键时刻,信心比黄金要重要,尤其是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信心,保护和激励企业家精神才能持续实现创新发展和快速发展。虽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依然具有强大的韧性。